這份全新報告詳細介紹了紐約市各年齡段居民的心理健康狀況
儘管疫情後心理健康總體狀況有所改善,但居民獲得治療方面的嚴重不平等依然存在
受訪的紐約市青少年中,近半者表示存在某種形式及程度的憂鬱症狀。
2024 年 5 月 31 日 –– 紐約市健康與心理衛生局今天發佈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紐約市民心理健康狀況報告。這是紐約市發佈的首份此類報告,從中提供了從兒童、青少年到成年人的跨各個年齡段數據,涉及範圍包括正式診斷、健康度衡量標準以及可能影響數據結果的環境因素(例如資源易得程度和心理健康服務的使用等)。
「清楚地瞭解紐約市民的心理健康狀況以及影響其健康的因素,可以提高我們的能力,以更好地滿足我們爲之服務的850 萬人的需求,」衛生局長 Ashwin Vasan 博士說。「我們從數據中看到,心理健康既不是靜態的,也不是同質化的。我們看到有些社區面臨嚴重危機,而有些社區則相對健康。我們還看到 COVID-19 疫情之後,紐約民衆正從疫情造成的部分最嚴重影響中逐步恢復,而長期影響仍在不斷發展的現況。這份報告的推出具有里程碑意義,是我們推進讓常規性報告本市心理健康狀況成爲公民責任的進程開端。」
「提高我們對紐約市民心理健康以及影響他們日常生活的諸多環境因素的認識,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滿足社區鄰里的多樣化需求,」心理衛生事務執行副局長 H. Jean Wright 醫生說。「我期待著繼續努力,為本市的健康提供支持。」
###
#013-24
媒體聯絡方式:Patrick Gallahue / Rachel Vick PressOffice@health.nyc.gov